法國尼斯教堂之美
文章:亞歷山大.李/翻譯:蔡霓臻/圖片:網路照片
位於蔚藍海岸的"馬蒂斯禮拜堂"又稱為尼斯教堂,走進馬蒂斯的傑作。小教堂距離尼斯有 15 分鐘的步行路程,這是一個擁有豐富奶酪、薰衣草和法式長棍麵包的中世紀圍牆村莊...

白色天主教小教堂,到現在由一群修女們負責照顧與聚會,這一間小教堂的每一個細節都是由馬蒂斯設計的,從建築、彩色玻璃窗、壁畫和牧師的服飾,都按照他的設計精心執行。這座建築從頭到尾花了 四年的時間,他對於環境與空間的運用都非常細膩,小教堂的外觀樸實,與尼斯斯經常陽光充足的環境完美融合。
尼斯教堂被認為是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宗教聖地之一,儘管許多人對於太鮮明的白色外觀,與對表面的簡單感到驚訝,並且有些批評。
它的白色和藍色瓷磚屋頂架著十三米高的鍛鐵十字架引人注目,上面掛著月牙和金色火焰。
由黃色、綠色和藍色三種顏色所組成的大型彩色玻璃窗,讓白色的牆壁充滿光線,三幅白色陶瓷上的黑色線條的大型畫作,突顯出聖多米尼克、耶穌誕生和十字架站。
「我希望這教堂一直有春天的輕盈和歡快,我一直試圖掩飾我自己的努力,永遠不讓人懷疑它所花費的工作。 」馬蒂斯於1948 年在教堂改建時說的話。
教堂建築介紹人敘述馬蒂斯設計的重點:
a.創作的元素-生命。
b.以兩種黃的顏色搭配陽光照射,令人讚嘆,可以看一整天。
c.可以想像未來創造的世界。
d.十字架是馬蒂斯自己捏出來的。
e.曾經是遠離上帝,馬蒂斯說:「是的,這是了了心願。」

馬蒂斯決定裝飾與興建尼斯教堂的故事描述:
亨利馬蒂斯是 二十 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然而,大多數人不知道及展覽和藝術評論家往往忽視的,就是馬蒂斯經歷了一場戲劇性的、改變生活的基督教皈依。
儘管出生在一個天主教家庭,馬蒂斯在年輕時就拒絕了信仰。像那一代許多的藝術家一樣,他們將自己塑造成一個反傳統的無神論者,最初接受野獸派的"未開化"野蠻行為說法,以此作為拒絕包圍他的"宗教階級"的手段。但是到了 1941 年,在 72 歲的時候,一切都變了。
改變始於痛苦。當他被診斷出患有十二指腸癌後,他接受了一系列重大手術,這讓他痛苦地創作。三個月來,他被受術後的痛苦折磨著,正如他告訴朋友:「他想知道死了不是更好?現在被判忍受一種地獄,他被痛苦所壓倒。」於是他殘忍地抨擊醫院的其他病人,並讓來訪的人吃閉門羹。
就在這時,一道曙光出現了!當他大聲呼喊時,醫院裡的一位修女告訴他將自己的痛苦獻給上帝:「你所有的痛苦都會在那裡得到關注。」她說:「想一想,你就會愛上你的痛苦;你會看到的。」馬蒂斯雖然起初不太能了解,但他看出了她話語中的智慧。他開始相信他正在為之前的一切付出代價,領悟讓他解脫了。
某個星期日的前一天,他告訴朋友,他經歷了一次"重生",這麼多年來第一次參加彌撒。他開始以與手術前完全不同的方式看世界,他對他人表現出新的興趣,對修女充滿愛意;在附近公園散步時,他將一大片開花的樹比作聖母的斗篷,他看到了世界上一種新的美。
馬蒂斯出院後,帶著新的使命感和興奮感回到了蔚藍海岸。在他的俄羅斯助手 Lydia的幫助下,他開始了他的第一個用剪刀繪畫的創作。
是他虔誠而謙遜的年輕護士莫妮克·布爾喬亞,為他的新探索指明了方向。憑著她的信仰,她不僅幫助他接受痛苦,而且幫助他在隨之而來的麻煩中堅持愛。當他的女兒被蓋世太保俘虜時,當炸彈落在他的花園裡,當他的學生魯道夫·列維在奧斯威辛集中營死亡的消息傳來時,都是她安慰了他。
在《爵士樂》(1947)這本附有評論的印刷品中,他揭示了在她的指導下,他對作曲的整體態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引用 Thomas的話,他解釋說:是愛幫助他度過了悲傷,並讓他在上帝的幫助下將更好的創造變成藝術的甜蜜。克服了恩典的威嚴感,他承認,他現在不僅看到紙和剪刀,而是在工作前以最大的謙卑來呈現自己,就像一個接近主餐桌的聖餐者。
當他在後來的一封信中寫給莫妮克時,他的藝術已經成為一種創作以單純的方式使上帝的榮耀在這世上被看見。他在尼斯教堂的設計中充分表達了這種信念,1944 年 9 月,莫妮克 (作為雅克瑪麗修女) 加入多米尼加教團後就在那裡與世隔絕。
就在1948 年馬蒂斯位於尼斯的家,有一位布爾喬亞女士,現在的修女雅克 - 瑪麗在一個改建的車庫裡,經營著一個小教堂。在發現馬蒂斯在尼斯後,她拜訪了他,請他為她的教堂設計一個彩色玻璃窗。她原本的計劃是賣掉它來修復屋頂的漏水。相反,馬蒂斯提議為她設計一個全新的小教堂,如果她願意幫助他完成設計,則支付建造費用。在他為著名的尼斯設計的作品中,馬蒂斯充分體現了他的剪裁方法和他畢生作品的一種神化。
一座明亮通風的教堂,沐浴在豐富的色彩中和巨大的平靜,這是對神聖之愛的有力肯定,尼斯教堂就此誕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