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馬蒂斯:色彩革命的藝術家
原文:夏洛特·莉迪亞·斯泰斯
翻譯:蔡霓臻

法國藝術家亨利馬蒂斯 (1869-1954) 以其對色彩的運用和獨創性而聞名。儘管他首先以畫家的身份獲得認可,但他也是一名版畫家和雕塑家。他是野獸派的領袖之一,被認為是二十世紀最具革命性的視覺藝術家之一。他的作品在現代藝術領域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在他去世後仍繼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
亨利馬蒂斯傳記
首先讓我們回答這個問題:「亨利馬蒂斯是誰?」他不僅是法國最著名的藝術家之一,職業生涯長達六十年,也是野獸派運動的領導者。他的大部分職業生涯都致力於色彩實驗,並賦予他的作品獨特的地中海活力。那麼,這一切是從哪裡開始的呢?讓我們來探索一下。
早期生活
亨利·馬蒂斯 (Henri Matise) 於 1869 年出生在法國北部小工業城鎮博安昂韋爾芒杜瓦 (Bohain-en-Vermandois)。他曾擔任法律職員,後來於 1887 年至 1889 年間在巴黎攻讀法律學位,直到 20 歲時才對藝術產生興趣,當時他回到家鄉在一家律師事務所任職,並開始上繪畫課。從短暫的疾病中康復後,他開始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藝術創作。從那一刻起,他的才華開始顯現,他回到巴黎接受正規的藝術訓練,以進一步發展他的技能。
晚年與逝世
藝術家亨利馬蒂斯 (Henri Matisse) 已成為法國乃至世界各地知名且受人尊敬的人物。他對野獸派的貢獻為他在整個職業生涯中贏得了廣泛的認可和成功,並在晚年獲得了許多備受矚目的委託。 1941 年被診斷出患有腸癌後,他經常臥床不起,因此餘生都只能在家工作。他於 1954 年在尼斯去世,享年 84 歲,並被埋葬在附近。
亨利馬蒂斯的藝術風格
亨利·馬蒂斯的風格以野獸派特有的色彩和形狀的運用而聞名。他特別注重身體的描繪,用明亮的色彩來描繪對象,更注重形狀和感覺,而不是具體的形式。在被診斷出罹患癌症後,他嘗試用自己床上的剪紙來製作藝術品。他的助手會準備不同顏色的水粉紙,以便他可以製作彩色剪紙並將它們放在畫布上。一開始,剪紙只是在小塊畫布上,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作品擴展到可以填滿整個房間的大型壁畫。
亨利馬蒂斯的著名作品
亨利·馬蒂斯的作品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他的作品是野獸派的縮影,在 20 世紀早期至中期的前衛藝術圈中具有很大的影響力。以下是他的一些最著名的作品。

亨利‧馬蒂斯的野獸派手法在《生命的歡樂》(1905 年)中有所體現。作品描繪了一幅充滿彩色森林、草地、大海和天空並充滿裸體人物的田園風光,象徵馬蒂斯如何運用色彩來表達情感和他對自然的看法。在巴黎居住期間,這位藝術家在法國南部度過了許多個夏天,描繪風景,回國後將這些想法發展成更大的作品。

《舞蹈》(1910 年)是現代藝術發展的里程碑,是應俄羅斯商人和藝術品收藏家謝爾蓋·舒金 (Sergei Shchukin) 的要求而製作的,他將這幅大型裝飾板留給了俄羅斯聖彼得堡的冬宮博物館。馬蒂斯的人物以鮮豔的色彩隨意繪製,幾乎沒有內部定義,給人一種輕鬆、快樂的實體在畫布上翩翩起舞的印象。由於其舞蹈裸體的節奏連續性,這幅作品經常被拿來與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的音樂作品《春之祭》進行比較。

在癌症康復期間,亨利·馬蒂斯開始嘗試拼貼畫,即所謂的「剪貼水粉畫」。他使用塗有水粉顏料的紙張剪紙製作了這些作品,水粉顏料是一種水溶性顏料,與水彩不同,它是不透明的。按照他的指示,他的一名助手將剪下的形狀貼在背景上。在《蝸牛》(1953 年)中,他在作品中心使用彩色形狀來代表蝸牛殼的螺旋圖案。鮮豔的色彩呼應了馬蒂斯對野獸派的堅持。
亨利·馬蒂斯作為雕塑家
馬蒂斯從其藝術生涯的早期就開始探索雕塑,他經常在繪畫的間隙用黏土進行雕刻。對馬蒂斯來說,雕塑不是一種首選的藝術媒介,而是一種達到目的的手段,因為他用它來指導他在二維空間中的實踐。
亨利馬蒂斯的遺產
儘管這裡只展示了亨利馬蒂斯的部分作品,但在他的職業生涯結束時,這位藝術家已經創作了無數涵蓋各種媒材的作品。他被譽為法國乃至世界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畫家之一,是當代藝術史上的重要人物。